Search

《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,卻做得太少?》這本書有一個觀點讓我感到很有意思,作者談的是我們對「自己」優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,卻做得太少?》這本書有一個觀點讓我感到很有意思,作者談的是我們對「自己」優缺點的看法。如果你總是希望自己當個「完人」,耗費大量精力用在彌補缺點的時候,反而就沒有功夫集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了。

作者認為,我們可以改幫自己定下這三個目標:

1. 我不要努力去做完人。做「完人」既不是實用的目標,也不是實惠的理想。我不能將自己一生的經歷用於改造缺點,等我改造完這些缺點,我可能已經人到中年了。

2. 我要把自己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為別人創造價值上。如果一個人的辛苦努力僅是讓自己更完美,而不是對這個社會產生價值,那麼這種完美毫無意義。

3. 我要重視和運用自己的優點。這並非否定改善缺點的必要性,而是讓自己明白,不要制訂太高的目標,不要對自己施加無謂的壓力。

與其猜測未來,不如發揮意志力,起身行動打造自己的未來。你還在沙發上做白日夢嗎?空想不會改變任何事情,只有行動才會。

👇《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,卻做得太少?》詳細圖文心得
https://readingoutpost.com/the-power-of-taking-action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